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邓州市:多点着墨 运笔成势 绘就优化营商环境新画卷

近年来,邓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南阳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决策部署,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主动迈入“深水区”、打响“攻坚战”,把营商环境“破冰突围”行动迭代为“创新升级”行动,一以贯之、接续推进,市场活力全面激发,营商环境“软实力”正加速转化为发展“硬支撑”。

202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527.80亿元,时隔五年重回南阳首位,中部百强县位列第57位,是南阳唯一上榜县市;京东物流、恒丰纺织、嘉兴化纤纺织等一大批优质企业在邓州落地生根,产业发展实现了一产“路径突破”、二产“方式突破”、三产“方向突破”等“三个突破”。尤其是,抢抓长三角新一轮化纤纺织产业转移机遇,签约化纤纺织项目45个,形成年产15亿米化纤面料产能,化纤纺织产业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河南一流、全国有影响的化纤纺织产业基地已现雏形,实现了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式突破,被南阳明确为“邓州实践”。

邓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导税员贴心指引群众办理业务。

政务服务再升级,探索便民利企新举措

邓州市坚持“用户思维”,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服务效能,加快向“主动服务、智能服务、全周期服务”转变。

创新模式,主动服务“暖心办”。创新推出“未诉先办”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高频问题,提前介入解决企业和群众诉求,结合“政务客服”线上平台,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流程、全环节的服务体系,实现咨询、办理、反馈闭环管理,变“被动响应”为“主动服务”,为企业和群众解决各类诉求800余个,企业和群众办事时间平均缩短三分之二,满意率不断提升,达到99.72%。

扩面提质,全程服务“一次办”。聚焦企业从设立到注销的全生命周期,将“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企业简易注销”“不动产登记+水电气过户”等“一件事”集成服务标准化,办理环节压缩50%以上,申请材料压减70%以上,事项办理更加便利、更加快速,“一件事一次办”累计办件3.2万件,位居南阳市第一。以“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为例,行政审批、施工交底、协同施工、联合验收等服务项目纳入“一件事”范畴,审批时限由30多个工作日压缩至最多5个工作日,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数字赋能,智能服务“精准办”。以开展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建设行动为抓手,深入推进“数字邓州”项目建设,在全省率先打造集投资、办事、政策、用工、投诉五大可视化模块的数字化平台“穰我办”APP,帮助企业解决政策解读与资源对接等问题。在南阳市率先引进政务服务智能回访系统,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起“智能回访—调查核实—督促整改—结果反馈”闭环机制。系统上线以来,共实时回访12.4万余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精准化、个性化的衍生服务。

恒丰化纤纺织产业园。

法治护航筑根基,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邓州市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在法治轨道上稳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让法治成为邓州最核心的竞争力。

“五步工作法”盘活资源资产。针对涉法涉诉低效用地,探索创新“清账、清场、托管、盘活、处置”五步工作法,构建府院协同治理新机制,市法院、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区等部门联合组建专班,建立“专班+属地+开发区”三级责任体系,通过司法拍卖、协议转让等方式处置“僵尸企业”资产,破解资源盘活难题,为项目落地提供坚实保障。目前,已盘活利用低效用地1923亩、建筑约45万平方米,13个化纤纺织项目“拎包入住”。经验做法被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第167期《改革简报》刊发,入选南阳市“十优”改革案例。

“司法联谊”架起助企连心桥。聚焦化纤纺织、汽车零部件制造等主导产业法治需求,推出“产业链+法务链”服务模式,由市委政法委统筹公检法司等部门,成立“法治护航联合体”,开展“司法开放日”“案件直通车”等活动,组织大型法治服务活动10次,600余名政法干警进驻企业,帮助企业解决产权保护、合同纠纷等问题。经验做法成功入选全国工商联法律维权典型案例。

“柔性执法+信用合规”护航企业成长。作为河南省首批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邓州市建立“合规整改+行政免责”机制,2024年为新设企业发放《信用合规建议书》1500余份,对轻微违法者“首违不罚”。建立“双随机+信用监管”机制,对全市万家企业动态评级,降低信用等级高的企业抽查频次,大力推行“扫码入企”,对守法者“无事不扰”,企业诚信经营意识显著增强,守信企业免检率提升至85%。

京东邓州智慧物流港。

要素集成促发展,打造产业生态新高地

邓州市以构建“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产业生态为目标,保障企业生产经营要素有效供给,打造“资源高地”“成本洼地”,吸引更多企业落地,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建强产业发展“主阵地”。立足开发区“一区三园”总体布局,深化“管委会+公司”改革,探索实施“投资人+EPC(工程总承包)+O(运营)”模式,坚持产业园区项目化、运营管理科学化、资本运作良性化、招商建设一体化,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专业“园中园”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流程,建成投用化纤纺织专业园9个、标准化厂房面积达83万平方米,推进十大专业园建设,在建及拟盘活厂房155万平方米,总体规模居南阳前列,实现厂房等项目、落地即开工,建设周期缩短40%。推行“工业综合体”管理模式,配套建设职工公寓、中央厨房等生活服务设施,为企业职工解决后顾之忧。

打造降本增效“新标杆”。全方位、多维度降低企业要素成本,建设“资源高地、成本洼地”。用能方面,建成豫西南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通过“分布式光伏+风电+储能”模式,推动企业综合用电成本降低30%左右;借助西气东输中线“镇平—邓州”燃气管道,降低天然气价格。用水方面,规划建设3条供水管线、2座污水处理厂、1套应急污水处理设施和中水回用系统,中水回用率可达到50%。物流方面,建成全国县级最大的京东单体物流云仓——京东(邓州)智慧物流港,整合仓储与运输资源,推动重点企业接入京东京造销售体系,单票价格有望下降0.3元左右。

下好金融支持“及时雨”。聚焦主导产业、重点项目,多措并举,畅通金融“活水”,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强化政银企对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一对一”入企服务活动,召开专场银企对接活动30余场次,入企服务百余次;开通“五优先”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为全市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信贷资金12.3亿元;引入融资租赁模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助力企业累计获得贷款3.5亿元;依托“政银担”三方联动模式,推广“稳粮担”等金融产品,为全市农业经营主体累计担保1767笔9.03亿元。成立供应链金融公司,获得金融机构供应链授信15亿元,为金丰、杰翔等20家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发挥市金融服务中心、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国资平台公司职能作用,与国内知名基金投资公司合作,设立南阳专精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为企业创新发展、扩大生产等提供有力资金支持。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邓州市将坚持刀刃向内的改革精神和精准务实的服务理念,拼字当头,实干争先,长抒画卷绘新景,全面提升营商环境美誉度和要素资源保障度,奋力打造“投资中原、首选邓州”的壮美新画卷,不断书写营商环境与邓州经济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统筹: 王振清 阎亚平

执行: 芮冀 聂建飞 江军

文/图: 王超 凌谭蕙 郑珠珠 文一博

编辑:辛灵飒 初审:陈丹丹 终审:王笑荷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