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播撒文明种子 花开香满校园

珠海市实验中学博爱园。

珠海市实验中学的书法课堂。

珠海市实验中学开设了网球课。

学生在闲置书籍义卖活动上挑选心仪的书。

“快来看!《小王子》义卖只要10元,还有书签!”在珠海市实验中学,一场闲置书籍义卖活动拉开了帷幕。学生摊主热情吆喝,走过路过的师生纷纷驻足挑选。

这是实验中学每学期打造的特色读书月活动。闲置书籍义卖、师生好书推荐、诗社自创诗集展示等活动,不仅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更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成为校园文化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少年强则国强。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

今年5月,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正式公布,珠海市实验中学作为全市唯一入选的高中学校登榜。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学校20余年来潜心育人、厚植文明的真实写照,也是珠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南方日报记者 蒋欣陈

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

活动育人

特色社团展风采

在珠海市实验中学,同学们在日常中践行文明和礼仪,从主动捡拾垃圾、轻声关门,到食堂有序排队、问候师长……点滴细节汇聚成文明校园最温暖的底色。

珠海市实验中学秉承“以博学仁爱之师,育善美报国之才”的办学理念,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礼仪、诚信、仁爱、尊重、责任、感恩”修身计划,真正把“德”写进了每一名学子的心里。

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创新培育包括德育、心理、科创、劳动课程在内的特色课程体系,重点打造“6类32个”精品社团,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立体平台。

今年4月,珠海市实验中学开放周社团展演精彩上演,学生们化身诗人、艺术家、工程师,青春活力在舞台上尽情绽放。

同时,该学校以“每月一主题”和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四大节”为抓手,持续开展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

“各位同学,我们的机器人正在比赛!”在2025年科技节现场,红蓝两队战车竞争激烈,操控席队员专注紧张,场边观众加油助威。另一个展区,新疆班的阿依古丽与同学默契合作,演示姜撞奶制作过程,讲解其中蛋白酶的作用与pH值变化,学科与科技在此交融。

今年7月,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名单,珠海市实验中学成功入选。作为广东省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该校以“创建科技高中”为特色发展路径,在硬件设施、课程体系、师资力量、生源基础及资源保障等方面均展现出显著优势。

春风化雨

桃李满园育英才

文明校园的打造,离不开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实验中学围绕教师成长“123456”路线图,以“五好”教师标准高水平开展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师徒结对”、“请进来、走出去”培训等方式,引领青年教师茁壮成长。

“感谢母校老师的用心呵护与全力栽培。”2024年,实验中学杰出校友招文勇及其团队主创的现象级作品《黑神话:悟空》轰动世界。一届又一届学生在这里明理尚礼、崇德向善,找到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此外,学校围绕开设新疆班的办学特色,以石榴籽工作坊、思政大讲堂等平台为依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有关研学活动,持续擦亮“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这一金字招牌。2023年,学校获得珠海市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基地”称号。

文明不止于校园一隅,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珠海市实验中学积极与校内外资源合作,“五色研学”活动涵盖科技探索、爱国教育、生态环保、文化传承、公益实践等领域。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在行走中拓宽眼界、锤炼品格。

■记者观察

文明校园创建需各方持续发力

7月11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上通报了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获得全国表彰的有关情况。珠海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15个单位、家庭和个人获评荣誉称号,30个单位、家庭通过复查保留荣誉称号,为这座“文明之城”再添亮色。

近年来,珠海市全面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将文明校园创建融入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校园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品德养成的最好课堂。

记者在走访珠海多所学校时发现,从学生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到食堂内自觉排队取餐,文明的细节早已渗透进学生的日常言行,成为一种自然状态。

这些文明行为的背后,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理应以身作则,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而在校园之外,公共环境同样对学生的文明养成影响深远。一些中小学生模仿网络流行语、不文明词语,其实是一种从众行为。这也提醒我们,应持续强化对公共场所文明行为的引导,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清朗空间。唯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同频共振,珠海的文明之花才能绽放得更加绚烂而持久。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