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探寻“红色前哨连”永葆本色的精神密码

近日,全国典型“红色前哨连”集中采访活动走进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执勤一中队,探寻“红色前哨连”组建81年、立下赫赫战功依旧永葆本色的精神密码。

“红色前哨连”先后被中央评为“青年文明号”,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立集体二等功3次、集体三等功20次,2人荣立个人一等功、22人荣立个人二等功。岁月更迭,“红色前哨连”为什么能永葆本色?

官兵开展刺杀训练。刘佳良 摄

开办“红连讲堂”

以理论武装坚定忠诚信仰

执勤一中队的官兵们提起梅开春的故事时,总是如数家珍,那是他们忠诚信仰的榜样。1992年10月17日,年仅18岁的中队战士梅开春,在巡逻途中突然发现三四个鬼鬼祟祟的黑影,他立即上前盘问。刚刚实施过犯罪的几人见罪行可能败露,企图用巨额金钱收买梅开春,但梅开春始终不为所动。陷入绝望的几人顿生歹心,趁他不备、开枪突袭,梅开春奋力抵抗、壮烈牺牲。

梅开春的故事不断激励着一拨又一拨的“红色前哨连”官兵,让他们面对诱惑时,拒腐防变的防线始终坚固如磐,从未被攻破过。

不久前,中队战士王司睿刚刚获颁“学习标兵”证书。然而,入伍前王司睿是个“生意迷”。来到中队之初,他平日里学习训练缺少热情。在中队火热的理论学习氛围中,王司睿逐渐把包里的“财富宝典”换成理论书籍,还多次主动走上“红连讲堂”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中队第31任指导员陈振炜告诉记者,“红连讲堂”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2010年正式更为现名,至今已举办130余期。每逢重大时间节点,中队都会紧扣官兵活的思想组织“红连讲堂”,发动官兵登台分享,构建人人当教员、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次次有收获的生动格局,让党的声音成为中队最强音,不断强化军魂意识、深扎信念之根,持续强固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党员干部身先士卒

党性锻造坚硬战斗堡垒

自“红色前哨连”授称以来,中队党员干部骨干“五先四后”的好传统一直延续至今,示范引领官兵个个站排头、人人敢争先,确保在最艰苦岗位、最危险时刻上党员、上干部、上警士。

一次任务中,面对执勤兵力紧张的实际困难,中队成立“党员突击队”,由党员带头补位执勤。正在休假的排长黄泽聪得知情况后,立即归队参与执勤,他说:“越是困难的时候,党员就越是要顶得上去!”

2017年8月22日晚,超强台风“天鸽”席卷珠海前夕,“红色前哨连”出动“张继班”和全体党员,连夜疏导撤离港珠澳大桥人工岛两万余名群众,直到确认所有人员全部安全转移,中队官兵才最后离开,此时距离台风登陆已不足10分钟。时任指导员邓伟强带领9名老兵组成的突击队,突破被巨浪封锁的道路,在随时可能被冲垮的墙下抢运物资。有的官兵被钢丝网割破皮肤,仍坚持待全部群众脱险后再撤离。

支队政治工作部领导感慨地说:“‘红色前哨连’之所以能本色不改,离不开党支部这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它像吸铁石一样把官兵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锻造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官兵集结

荣誉传承激励

感召挑重担子、啃硬骨头

荣誉室中,各种锦旗勋章琳琅满目,“红色前哨连”先后32次获评基层建设标兵和先进中队、荣获74项省级以上荣誉。这是怎么做到的呢?“红色前哨连”“张继班”精神这样写到: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练最实的作风。

2007年,入伍不到一年的庄超主动申请参加海地维和。一次巡逻途中,庄超所在小队接到命令抓捕两名手持武器的逃犯。他和战友迅速投入战斗。由于当地建筑采光性能差,蛰伏在建筑物内的逃犯随时可能开枪,在明处的庄超就像一个活靶子,一直冒冷汗。所幸庄超和队友利用战斗技能,蜷住身体,沿着墙角逐间搜索,最终在一道暗门后成功制服逃犯。任务结束后他对战友说:“我是‘红连’兵,走出国门就不能掉链子。”

庄超先后荣获联合国“和平勋章”,公安部“维和勋章”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在担任中队主官期间,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2次。

队员张芳灿曾经在总队“武教头”比武中屡屡失败,接连的打击曾一度让他陷入失落迷茫。一次在“红连讲堂”中,张芳灿被庄超所分享的荣誉背后的故事激励鼓舞,重新燃起对荣誉的渴望,不断研究摸索,终于在比赛中斩获总队第一名的良好成绩。

在“红色前哨连”,像庄超这样立下赫赫战功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前赴后继地出现,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官兵,激发着他们对荣誉的渴望,和面对困难险阻对无畏不惧、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精神力量。

官兵进行丛林搜捕训练。黄泽聪 摄

勇立时代潮头

在“打赢”上苦下功夫

集中采访活动中,记者们在营区观摩了执勤一中队无人机战法演示,机动的走位、精准的打击、多功能用途演示让记者们叹为观止。

执勤一中队有着开拓创新、勇立潮头的基因。近年来,执勤一中队正加速推进执勤信息化建设,在全总队率先试点可视化执勤信息系统等新型装备,还配备了无人机救生圈抛洒器等多种救援装备,确保及时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4年春节前夕的伶仃洋畔,一场由支队组织的方案演练拉开序幕。作战勤务值班员黄泽聪目不转睛地盯着电子屏幕,“2号区域发现可疑人物,哨兵正在前往处置。”对讲机突然报告,黄泽聪一愣,但又迅速调整指挥,及时将可疑人员抓获。

之前为什么没能发现,难道监控没拍到?疑惑的黄泽聪在回放视频中发现边缘的一个黑影一闪而过,但当时因操作不熟练没能发现。自此,黄泽聪开始深入研究设备操作使用,积极引导中队官兵熟悉每一个哨位上的“新设备”,带领中队干部和领班员熟练掌握执勤信息系统操作方法,在“打赢”上苦下功夫,促进人装高度协同。同时,他们针对可能发生的18种一般情况、14种重大情况逐个反复研究、演练、复盘,不断提高哨兵执勤应变能力,探索总结“一线执勤哨兵能应急、二线临近巡逻能增援、三线周边力量能封控”的战法在全总队推广。

听党话、跟党走,方能团结一心为强军,敢立潮头、勇挑重担,方能一往无前谋打赢。一代代“红连”人凭借坚定的党性、严正的纪律、扎实的作风,在时代的浪潮中铸就了一道“钢铁防线”。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何敏辉

通讯员 何东海 李禹辰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