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湘大学子三下乡:探寻水电站背后的红色传承与农业担当

通讯员 殷冠锋

8月18日,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脉铸魂·步履新章社会实践团首站走进岳阳市平江县,先后探访周令钊美术馆、平江籍开国将军档案史料展和黄棠电站,开展调研与采访实践活动。实践团旨在通过探访三地红色印记与建设成果,重点挖掘黄棠电站的“前世”与“今生”——从建设时的奋斗身影,到如今为周边农田灌溉、农业生产提供坚实保障的担当,讲好平江县水电站背后的奋斗故事、红色传承与助力农业发展的时代精神。

上午,队员们参观周令钊美术馆,欣赏了这位平江籍艺术大家的巨幅彩墨长卷《汨水平江永流芳》。画卷生动呈现了平江县水电站的面貌,尤其是白水电站堤坝与远处稻田相映成趣的场景,展现了水利工程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周令钊以艺术形式记录了家乡水利建设的成就,为农业发展留下了珍贵见证。

随后,团队移步平江籍开国将军档案史料展,重温革命先烈的峥嵘岁月。开国将军们不仅在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和平时期也心系家乡建设。例如,张震将军曾捐款支持家乡公路修建。这种精神激励着队员们深入调研,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下午,团队带着对基层奋斗者的敬意,深挖老电站的精神传承,深入黄棠电站开展实地调研。作为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功能的综合性水利工程,黄棠电站堪称平江农业发展的“生命线”。站长许管业向队员们介绍,水电站年均灌溉农田超10万亩,为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2024年7月的洪水中,电站职工展现出非凡的担当。59岁的退休老党员张烟林不顾个人安危跳入水沟清障,全站职工仅用三个月完成抢修,确保主汛期前恢复机组运行。这种精神与电站的党建工作密不可分:每月主题党日,党员们深入田间地头清淤治污、帮扶困难群众,践行“哪里有困难,党员就在哪里”的承诺。此外,队员们还了解到,电站通过科学调度,在旱季为下游农田精准供水,助力农民增收。这种“小站大爱”的担当,正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红色精神的传承之旅,更是一堂扎根“三农”的生动课堂。在红色记忆中砥砺初心,在水利实践中感悟担当。青年学子们将继续以青春丈量乡土,用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