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观察】
原标题:即将起航的德国新政府前路多艰
毕振山
德国组阁谈判近日出现进展,由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德国联盟党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社民党)达成联合执政协议,新政府有望于5月初正式组建。有分析人士认为,尽管联盟党和社民党在多个议题上存在分歧,但是双方的谈判相对顺利。面对复杂的内外局势,德国新政府未来恐需克服诸多困难。
德国联盟党和德国社民党的领导人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两党的联合执政协议。根据协议,基民盟将在新政府中掌控外交部、经济事务和能源部等6个部门以及总理府,社民党掌控财政部、国防部等7个部门,基督教社会联盟掌控内政部等3个部门。
在具体议题上,两党组建的执政联盟希望通过减税减轻德国公民和企业的负担,执政联盟还同意在联邦总理府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协调综合安全政策问题。在能源方面,新政府计划下调电费,废除要求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供暖的法案。在移民问题上,新政府主张收紧移民政策,包括暂停移民家庭团聚政策两年、停止所有联邦层面的难民接收项目等。执政联盟还同意加大防务投入。
联盟党领导人弗里德里希·默茨在发布会上表示,联合执政协议对德国公民以及欧盟来说都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德国正在迎来一个强大而有效的政府,这关系重大”。
德国于今年2月23日举行了联邦议院选举。联盟党赢得选举,但需要联合其他党派才能占据议会多数席位。由于排除了德国选择党和绿党,联盟党和社民党联合组阁成为唯一现实的选择。默茨曾表示组阁“时间紧迫”,而两党在大选后45天就达成了联合执政协议,谈判进程可谓比较顺利。接下来,联合执政协议需要分别经过联盟党和社民党批准。默茨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德国新政府将于5月6日就职。
有媒体分析指出,联盟党和社民党在财政税收和移民等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两党为达成协议都进行了妥协。不过在新政府上任后,两党之间能否顺利磨合还有待观察。相比以前联盟党和社民党联合组阁的时期,如今两党的支持率都有所下滑,如何通过兑现竞选承诺、回应选民诉求从而提高支持率,也是两党需要重视的问题。
对于德国的组阁进展,国际舆论也予以较多关注,不少媒体认为默茨上任后将面临巨大挑战。在分析人士看来,德国目前内有经济衰退之忧,外有美国加征关税之压,未来新政府恐将有许多难题待解。
由于德国经济过去两年连续衰退,提振经济将是新政府的首要任务。就在4月10日,德国五大经济研究机构发布联合经济预测报告,将2025年德国经济增长预测值从0.8%下调到0.1%。德国联邦统计局4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德国通胀率为2.2%,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通胀率为2.6%,仍然高于德国政府设置的目标。
为了刺激经济,联盟党和社民党、绿党在3月已经推动德国放宽了“债务刹车”机制。根据新通过的《基本法》修正案,联邦政府将设立一项5000亿欧元的特别基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国防开支也将大幅提高。当时德国舆论普遍认为,特别基金将刺激德国投资,从而提振经济。
从联合执政协议的内容来看,基民盟主张的减税措施基本得到保留,这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不过德国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德国经济面临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真正走出低谷并不轻松。
重新恢复德国在欧盟的影响力也将是新政府的任务之一。德国虽然是欧洲经济的“领头羊”,但由于过去两年德国经济衰退以及政局不稳,德国在欧盟内部的领导力有所下滑。就此默茨表示,德国新政府未来将会在欧盟内部加强合作,强化与欧盟在经贸和防务等方面的协调。不过,欧盟各成员国在共同防务、移民等问题上的立场并不一致,未来德国政府将如何协调这些分歧值得关注。
从外部来看,无论是德国还是欧盟,目前都面临美国的压力。默茨近日表示,美国的关税政策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德国希望能与欧盟共同应对美国施加的压力。联盟党和社民党的联合执政协议中也指出,避免与美国发生贸易争端,寻求美国与德国共同降低进口关税。
由于德美贸易关系密切,德国各界普遍担忧美国的关税政策将威胁德国经济增长。德国五大经济研究机构的报告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将削弱德国经济复苏动能,具体而言,美国对钢铝和汽车加征关税,将在今年和明年分别使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0.1%。如果德国新政府不能处理好德美关系,那么提振德国经济的计划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