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坦洲镇 “双翅”齐振 低空经济起飞

福昆航空的M1机型正在进行地面调试。受访者供图

福昆航空生产车间。 叶志文 摄

中山市坦洲镇孖洲山麓,银白色厂房的轮廓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里是即将投用的中山首个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区,也是御风未来研发生产基地的“新家”。再过数月,不同量级的飞行器将在这里进行组装、生产。

两年来,中山在低空经济赛道持续发力,而坦洲镇早已抢先落子。如今,这里不仅有中山福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福昆航空”)这样的“链主”企业布局无人机量产,更有无人机试飞测试基地(一期)动工建设;“空中外卖”已进入试运营阶段。坦洲正以“研发—制造—测试—应用”的全链条布局,勾勒出工业和服务“双翼”齐飞的低空经济路径。

●南方日报记者 林雨萱

低空经济企业扎堆进驻

走进即将投产的御风未来研发生产基地,3000平方米的主厂房气势恢宏——30米超大跨度空间无一立柱,层高直抵三层楼。“大门尺寸都按大型飞行器进出设计。”项目建设单位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施工负责人介绍。

这种量身定制的背后,折射出坦洲乃至中山抢占低空制造高地的决心。坦洲镇党委副书记邝光荣表示,为积极谋划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区,近年来坦洲推出40亩连片工业用地,先后招引福昆航空、立研控股等低空经济产业领域的制造企业,并推动镇域内5家低空经济领域企业上规。2025年1—5月全镇低空制造规上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7.3%。

作为中山区域低空制造的“链主”,福昆航空的崛起离不开科技金融的推动。“8天实现从决策到拨款!”中山创投董事长张程提及去年5月的投资速度仍显激动。当发现该企业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获民航局受理的吨级大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机型适航申请的企业,更是国内少有的纯国产化的eVTOL龙头,市属基金火速注资,并联手坦洲镇政府破解土地瓶颈,为企业落地投产按下“加速键”。

链主效应初见端倪:碳纤维供应商考察设厂、电池企业定制航空电池包、物流巨头测试货运系统……“我们正计划通过福昆反向招商。”坦洲镇招商人员透露,截至目前,全镇汇聚低空制造企业14家(其中服务配套企业2家),基本形成一条涵盖无人机整机制造、飞控研发和飞行服务的全产业链。

多元应用串起低空经济产业链

除了研发制造端,坦洲镇的低空经济应用端也同样一片火热。

距御风未来基地十余分钟车程外的沾涌村,中山坦洲无人机试飞测试基地正加紧施工。作为与低空产业生产同步推进的服务配套,这个由民企中山华特雅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特雅”)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打造的试飞平台,是政企协同的典型样本之一。

华特雅总经理李欣欣表示:“原本的华特雅学校将随着本项目共同推进,往低空经济人才培养的方向整体转型,再加上与国家级平台形成深度合作,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未来,该基地的测试场地占地面积将达到310亩,不仅能提供适航认证服务,更将拓展至人才孵化领域——通过实操课程培养,让具备“无人机”技术资质的学生实现“毕业即上岗”。

与此同时,生活服务应用场景在地面同步开花。中山市合丰智慧物流有限公司(下称“合丰物流”)的无人机已实现穿梭在坦洲商圈上空。该无人机配送服务单次可运输30公斤的货物,满载情况下可覆盖15公里半径的范围。合丰物流总经理叶国宾介绍,公司仍在对航线轨迹等进行优化,并计划逐步扩大配送服务覆盖范围。

在应急救援领域,福昆航空无人机已参与韶关洪涝、梅州暴雨等救灾行动,其“垂直起降无人机集群灭火”项目获广东省重大项目立项。从工业级无人机研发制造到生活场景的服务落地,一条涵盖制造、测试、物流、救援的低空经济产业链已然贯通。

■观察

做实排头兵

需强化制造不可替代性

曾有国内媒体指出:“人类的生活必然会从二维的地面扩展到三维的天空,天空中的一切秩序和利益都要从头建造,这意味着万亿级市场规模的发展空间。”

坦洲镇,正成为大湾区低空经济镇域发展的新星。作为中山发展低空经济较早的镇街,坦洲凭借敏锐眼光与行动力,先行打造出较完整产业链。

坦洲能成中山低空经济“智造标杆”,根基在于踩准湾区产业分工节拍。依托中山精密电子、电机、五金制造成熟链条,已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的完整脉络:福昆航空的工业无人机与eVTOL整机研制,背后有中小德动力的电机、天贸电池的动力电池等本地配套支撑,这种“整机带部件、部件强整机”的生态,正是中山区别于广深的独特优势。

要做实排头兵,坦洲需强化“制造不可替代性”。面对深圳消费级无人机算法、飞控系统优势及珠海通用航空、航展经济积淀,可聚焦工业级复合翼无人机、eVTOL动力系统等领域,承接深圳研发成果转化;借力珠海航空产业基础,将核心部件接入其通用航空器供应链,通过珠江西岸制造业协同,形成“无人机整机+通航配套”双轮驱动。

低空经济迎风而起,坦洲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飞得高,还要飞得稳,让未来的坦洲振翅于万亿蓝海。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