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广州白云人和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社会治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放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战略中进行部署,加强社会治理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从创建“竞渡先锋”党建品牌到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从提升市场服务质效到推动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近年来,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着眼于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现代化,持续优化党组织建设,拓展基层治理平台,不断创新为民服务方式。

针对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人和镇下足功夫、拿出实招、力求突破,以党建的“引领力”持续点燃社会治理的“新活力”,这些举措不仅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更让社会发展成果广泛惠及民众,切实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强组织,夯实治理基础

人和镇坐落于流溪河畔,紧邻白云国际机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岭南水乡的自然禀赋,荣膺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之一。然而,74.44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域、较强的人口流动性、多样的市场主体业态以及加速的城市更新进程,使得人和镇的基层治理面临不小的难度。

人和镇流溪河畔风光

如何破题?人和镇选择了“党建+网格”的路径。通过选优配强网格党支部书记,优化调整至141个网格党支部,划分1963个党员责任区,以党建“引领力”筑牢阵地堡垒,点燃为民初心。同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积极探索“党建+网格+服务”的治理模式,组建了“1+1+5+N”网格服务化管理团队,成立了一支145人的网格员队伍,探索推行“民情联络员”+“网格员”融合机制,拓宽听民意解民忧渠道,定期组织“两代表一委员”接访群众、督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网格化管理中,人和镇多方汇聚采集信息,实现底数清晰。网格员对网格内的各类信息进行地毯式排查,形成台账,并定期更新,为后续工作提供坚实数据基础。同时,利用“平安白云”系统,通过多元方式收集信息,网格员可便捷完成巡查任务并进行登记反馈。

网格员还利用智慧化统计手段,实现人、屋、事“三清”。他们定期走访深入了解特殊群体情况,记录需求及帮扶政策,提供针对性关爱和服务。同时,对网格内的出租屋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治安隐患等进行细致巡查,及时责令整改并跟踪情况,有效预防安全事故。

人和镇网格员利用智慧化统计手段及时汇聚采集信息,快速便捷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为构建治理“共同体”,人和镇打造“线上网格”。按照“一格一点”原则,规范设置145个网格工作站点,组织专职网格员每周在站点开展服务,主动收集群众问题诉求。2024年以来,共受理群众问题诉求事件2630宗,并及时上报、流转至职能部门处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全覆盖组建889个网格微信服务群,鼓励群众发现问题随手报,形成“人人都是网格员”的良好局面。

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人和镇通过三项举措强化网格化安全管理:一是统一规范制作网格“五长一员”公示牌,在各网格显著位置张贴,明确公示服务范围、服务事项、联系方式等信息;二是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网格员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须立即赶赴现场,按照应急预案开展初期处置,并及时将现场情况上报网格中心;三是完善制度保障,细化明确突发事件处置中网格员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协调机制,确保网格化安全管理落实到位。

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人和镇高效有序。规范制作网格“五长一员”公示牌,并在各网格内张贴,公开网格服务范围、事项、联系方式等信息。网格员能够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根据预案开展初期处置工作,并及时向网格中心汇报情况。人和镇还明确了网格员在应急处置中的职责、工作流程及协调机制,推动网格化安全管理有效落实。

为巩固治理成效,人和镇将持续发挥网格员作用,加强日常巡查,优化网格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同时,以“竞渡先锋”党建品牌为抓手,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特别是“大榕树下问计于民”特色接访活动,已成为调解矛盾纠纷、倾听群众呼声的重要窗口。此外,“村资宝”线上审批系统的全面应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为全省提供了基层治理的数字化样板。

善服务,彰显治理效能

步入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清河村,一条焕然一新的建清街映入眼帘。这条主干道经过全面改造,不仅拓宽至双向两车道并铺设了沥青,还进行了绿化美化,增设了健身区,种植了桂花树等景观植物,整个村庄的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清河村深入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让村民切实感受到了发展的温度。

人和镇清河村经过改造,村庄环境显著提升。

针对老年群体,清河村推出了长者配餐服务,每日为70余名老人提供营养丰富的两荤一素餐食。同时,投资15万元将旧厂房改造成老人活动中心,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一元钱看病”项目连续两年为全村近2400名户籍村民提供低价诊疗和购药服务,有效减轻了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负担。

清河村的变化只是人和镇公共服务不断优化的一个生动缩影。过去一年,人和镇“一元钱看病”项目已100%覆盖各村卫生站,累计服务10.6万人次,减免村民医疗费用77.6万元。同时,全力推进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申报三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实施人和镇敬老院公建民营项目,对院内环境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并成功获评广东省三星级养老机构。

人和镇还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大力发展基本养老和普惠托育服务。建设了“穗救易·共助空间”、慈善超市,充分发挥“五社联动”作用,引导社区、社工站、慈善力量、社会组织、志愿力量参与救助服务,全方位织密救助兜底网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发放各类优抚优待补助及慰问金744万元。

医护人员为人和镇敬老院长者宣讲保健知识。

在市场服务方面,人和镇不断创新走访服务工作联动机制,累计走访服务企业1200余次,协调解决诉求超40宗。主动服务白云机场股份、九元航空等龙头企业,“一企一策”解决企业需求。同时,持续推进网格控假工作,开展打假专项行动520次,查处涉假案件33宗,有效整治了市场经济秩序,优化了营商环境。

文化体育事业也在人和镇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多场大型文体活动,端午期间的龙舟文化活动更是吸引了约5万人次观赛。建成“竞渡时光”主题展陈馆,全面展示人和镇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同时,镇少年宫开展了多场公益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噪音区新联地块镇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主体建设已完成,打造10分钟运动圈。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和镇还以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在智慧安防方面,加大投入完善技防设施,实现了对社区治安的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在智慧管理方面,有序推进出租屋“智慧烟感”、“智慧用电”等配置工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长足保障。同时,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聚合力,实现共治共享

在人和镇,大榕树下不仅是村民们休闲纳凉的好去处,更是民生实事解决的发源地。老人活动中心太热?装风扇、空调!街巷无灯夜行不安全?立马安装路灯!这些看似日常的小问题,在人和镇却得到了迅速而贴心的回应。

大榕树下,绿荫如盖,石桌石凳间,村民们或下棋、或健身、或聊天,一片其乐融融。而人和镇的“问计于民”大接访活动,就将其中的一个阵地设在了这充满生活气息的大榕树下。每周三和周五,驻村工作组和村干部组成的接访小组都会准时出现在这里,一张桌子,几份表格,就搭起了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年过七旬的戴北河老人,是这里的常客。他反映的老人活动中心太热的问题,在接访小组的迅速行动下,不仅安装了风扇,还即将装上空调。老人满意地说:“真的是为群众办实事,我们很满意!”这样的场景,在人和镇的大榕树下屡屡上演,群众的问题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解决。

人和镇的接访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大榕树下。村民们随时都可以到村委会反映问题。接访小组由驻村组领导任组长,驻村组成员、村居“两委”干部、驻村律师共同参与,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全面、细致的处理。对于需要职能部门介入的问题,人和镇充分发挥“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的平台作用,协调各部门到村里共同调处,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人和镇高增村开展大榕树下“问计于民”接访日活动,对群众提出的问题逐一回复。

为进一步深化社会治理,人和镇还创新性地深化了“两所一庭一中心”联动机制。人和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和综治中心四部门紧密协作,共同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普法宣传、平安法治建设等工作。这一机制的运行,使得人和镇的社会治理更加高效、有序。2024年,通过联动调解,成功化解了347宗矛盾纠纷,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除了政府部门的积极作为,人和镇还充分发动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一支支调解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他们由热心公益、经验丰富的志愿者组成,穿梭在村头巷尾,为化解矛盾纠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些志愿者的加入,不仅为社会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增强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人和镇积极发动党群服务队参与社会治理。

同时,人和镇还积极探索村企合作的新模式,通过“1+3”镇街结对机制,推动24个村与商会签订村企互促协议,共同推动村企合作发展。这一举措不仅为美丽圩镇建设和典型村建设筹集了社会资金,也为人和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行走在人和镇,处处都能感受到社会治理的温暖和力量。无论是大榕树下的接访活动,还是“两所一庭一中心”的联动机制,或是村企合作的创新模式,都彰显了人和镇在社会治理方面的独特智慧和成功经验。

不久前召开的广东“新春第一会”为2025年的发展描绘了新篇章。人和镇将紧跟步伐,继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不断完善共治共享的机制,努力推动经济、民生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空港门户镇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展现出更加蓬勃的发展活力和独特魅力,让“人和”之名更加响亮,书写一幅民生幸福的新答卷。

来源:《南方》杂志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