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常识

西风落叶的意思是什么(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古诗词里的秋与成语)

天高云淡,漫卷诗书,千古文人为秋色赋词吟咏,行走在唐诗宋词里的秋天里,别有一番情致。

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把我们带进一幅雨后山村如洗的自然画卷中,令人陶醉神往。皎皎明月,清澄空明;碧碧青松,亭亭净植;幽幽清泉,潺潺流淌……全诗动静结合,营造出一个清澄透明的迷人世界,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作者的高洁情怀。


唐代杜牧笔下的《山行》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傍晚的枫林,经霜的枫叶如火如霞,竟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启迪和鼓舞。


唐代刘禹锡的《秋词》,另辟蹊径,一扫传统的悲秋之气,唱出了一曲高昂激越的秋的赞歌。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意象,更多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豪迈。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

范仲淹的《渔家傲》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


《苏幕遮·怀旧》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

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


《满庭芳·山抹微云》宋·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上阕写景,引出别意,妙在“抹”与“连”两个动词表现出风景画中的精神,显出高旷与辽阔中的冷峻与衰飒,与全词凄婉的情调吻合。

下阕用白描直抒伤心恨事,展示自己落拓江湖不得志的感受。全词写景、抒情汇为一气,错综变化,脍炙人口。


正值秋季,美景怡人,随口能吟出来的关于秋天的成语不胜枚举。可你知道这些关于“秋”的成语都出自哪里吗?


【暗送秋波】

来源:宋·苏轼《百步洪》诗之二: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金风玉露

来源: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

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提起这个成语,大家肯定会想起一首耳熟能详的诗:“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秋风落叶】

来源:汉·桓宽《盐铁论·论功》:

夫以智谋愚,以义伐不义,

若因秋霜而振落叶。


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原意是秋风扫尽了落叶;现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秋风萧瑟】

来源:本词语出曹操《观沧海》,全诗如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萧瑟在本词中取第一个意思。秋风萧瑟就是秋风吹树木的声音。


【秋高气爽】

来源: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春去秋来

来源:明·刘基《大堤曲》:

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时光流逝,又到了一年秋……


【桂子飘香】

来源:唐·宋之问《灵隐寺》诗: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令人回味。


【春花秋月】

来源:南唐·李煜《虞美人》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都是人间不可多得的美景。


【西风落叶】

来源: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


【冰壶秋月】

来源:元·刘因《饮仲诚辄瓢》诗:

酒中醒境染未识;冰壶秋月昆仑峰。


心如冰清;和明月一样洁净。


【华星秋月】

来源:唐·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

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出色。


【社燕秋鸿】

来源:宋·张先《西江月》词:

忆昔钱塘话别,十年社燕秋鸿。

今朝忽遇暮云东,坐对旗亭说梦。


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真的是刚要见面却又要分别。


【春华秋实】

来源:清·钱泳《履园丛活·梦幻·永和银杏》:

杨州钞关官署东隅,有银杏树一株,

其大数围,直干凌霄,春花秋实。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一切自有定数。


【寒蝉凄切】

来源:宋·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或诗词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西风残照】

来源:唐·李白《忆秦娥》词: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秋天的风,落日的光。多的是物是人非的景象。


【秋月春风】

来源:唐·白居易《琵琶行》: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岁月的美好,在于它的必然流逝。


【秋高马肥】

来源:宋·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三:

臣恐秋高马肥,

虏必再至,以责前约。


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


【望穿秋水】

来源:王实甫《西厢记》

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秋水:秋天的水明净清亮,常比喻人的眼睛。形容殷切盼望。


【春生秋杀】

来源:唐·白居易《贺杀贼表》:

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

君临八表,子育群生,

合天覆地载之德,顺春生秋杀之令。


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万古千秋】

来源:沈佺期《邙山》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秋:年。指年代极久。


【红衰翠减】

来源: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红花衰败,绿叶减少。春尽花残,初秋百花凋谢。


【秋高气肃】

来源:张抡《醉落魄·咏秋》

秋高气肃,西风又拂盈盈菊


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秋月寒江】

来源: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

德人天游,秋月寒江。


有德之人心底清纯明净。


【春兰秋菊】

来源:《楚辞·九歌·礼魂》: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唐·石贯《和主司王起》:“绛帐表衿同日贵;春兰秋菊异时荣。”


春兰秋菊各有所长,各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临去秋波】

来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

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临走时的回眸一盼。形容别情依依。


【春蛙秋蝉】

来源:晋·杨泉《物理论》:

夫虚无之谈,尚其华藻,

此无异于春蛙秋蝉,聒舌而已。


解释: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一日三秋】

来源:《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是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多事之秋】


来源:崔致远《前宣州当涂县令王翱摄扬子县令》

况逢多事之秋,而乃有令患风。


事:指战争灾异之事。秋:年,指时期。指事变很多的时期。


【橙黄桔绿】

来源:宋·苏轼《赠刘景文》诗: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橙子黄熟,桔子还绿。秋天宜人的景色真不该错过呢。


【各有千秋】

来源:汉·李陵《与苏武三首》: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