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常识

信口雌黄什么意思(典故日更之信口雌黄)

信口雌黄亦作“口中雌黄”,出自《晋书·王戎附王衍传》:“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讲的是晋时有个叫王衍的人,喜好清谈,动辄聚众“聊大天”,最喜欢谈论老子、庄子的那些玄而又玄的东西。有时候说的前后不通、漏洞百出,他就随心所欲地胡乱更改,当时的人就说他“嘴里有雌黄”。

“雌黄”是一种橙黄色的矿物质,化学成分是三硫化二砷,古人用这种东西涂改文字。“口中雌黄”就是说嘴里有雌黄,说过的话随意更改。后引申出“信口雌黄”,用来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胡乱评论。

王衍这个人在当时其实也是个名人,读过很多书,做过很大的官。晋时的社会就是崇尚名仕之风,那名仕之风究竟如何,可能也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王衍或许认为聚众清谈老庄之玄就是名仕风姿吧。据记载,每每清谈的时候,王衍都会手持麈尾拂尘,侃侃而言,听他说话的人们一个个都目瞪口呆。

想来能在众人面前很健谈,发现说错了就随时改,这本身也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较为强大心理素质的。“信口雌黄”虽然是带有贬义色彩的,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错误及时修正,这种能力还是应该具备的。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