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新闻网讯 2025中国(南昌)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以下简称:“服博会”)将于5月7日至9日在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这场以“科技赋能时尚,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行业盛会,预计将吸引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家企业共赴“时尚之约”。
针纺产业是南昌市四大特色优势传统产业之一,2024年全市拥有现代针纺企业约3500家,在空间上形成了以青山湖区为主要集聚区,南昌县、安义县协同发展的“一区两园多点”布局。其中,青山湖区服装产业集群是江西省最大、全国第四大的针纺服装产业基地,全省首个纺织服装类集体商标“青山湖针纺”,入选全国首批“中国消费名品”。
“我们锚定针纺品牌化的转型方向,促使产业链完整度不断提高。目前区内已拥有‘晶心培’‘贝谷贝谷’‘拓路者’等一批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青山湖区科工局副局长李小军说,辖区针纺产业实现了从初级代加工向中高端品牌打造的转型。
从中国(江西)针织服装创意产业园、太酷云介时尚产业园等一批承载平台的建成,到中国(江西)青山湖针纺服装综合服务中心、江西跨境电商产业基地、江西流量经济产业园等产业配套项目的打造;从江西中纺联检专业检测机构的引进,到面辅料采购、仓储物流、培训会展等配套服务的落地……青山湖区通过实施“强链、引链、补链”工程,基本形成了织布、染整、印花、设计、面辅料交易、检验检测、成衣制作、外贸出口、电子商务、仓储配送、内贸零售等全链条的现代针纺产业生态,进一步加速产业集群化发展。
在南昌,传统的针纺产业正在变得不“传统”。
安义现代智慧针纺产业园项目自2023年6月开工以来,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该项目作为省重点建设项目,拟投资建设“5G+智慧印染工厂”,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9万吨高档针织布及相关产品的规模,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是安义纺织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又一力作。
近年来,安义围绕“强工兴产”,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金祥亚麻、睿佳纺织、众发纺织、紫鹏纺织等一批新型纺织企业蓬勃兴起。不止安义,2024年,南昌市获得针纺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数量达80家,涉及96个项目,兑现资金1698.61万元,一大批针纺企业朝着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在政策引领与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南昌现代针纺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今年3月,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现代针纺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全市现代针纺产业营业收入达260亿元,年均增长8%;通过数字化改造达到L5级以上的企业150家,其中达到L6级以上的企业50家。
“目前,我们建设了智能化缝制等智慧车间,引进自动吸线机、AGV智能机器人、工业自动化模版机等智能化设备,公司产能提高了30%以上,高端服装合格率从50%提升至90%。”南昌众拓制衣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秦嘉俊介绍,智能化改造不仅提高了车间生产效率,也为企业拓展市场空间提供更多可能。数据显示,2024年,该企业产值达3.2亿元。
像众拓制衣一样,通过数字赋能让生产省力、让管理升级的针纺企业,在南昌还有很多。南昌东申针织制衣有限公司自2020年搬入新厂房便开始全面进行技改,引进了高端智能生产线,实现了制作一件衣服从1天时间缩短到1小时的蝶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持续提升。
不仅是传统的生产模式在改变,在中国(江西)青山湖针纺服装综合服务中心,只需站在AR试衣镜前,一手指向屏幕上心仪的服装款式并选择“试穿”,就能一秒“变装”;江西流量经济产业基地引入青山湖区特色针织服装产品及省内外供应链商家入驻,为电商达人提供产品渠道资源。南昌正以“针纺产业集群”为支点,向世界展示从“传统制造”到“智造名城”的华丽蜕变。即将启幕的服博会不仅是全球时尚资源的交汇平台,更是南昌向世界递出的一张“产业新名片”。(洪观新闻记者 邬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