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山东省机器人大会系列报道|厚重济宁 魅力之城(二)



岁月悠长 光阴沉淀

在济宁的街巷间,流转着一种时光的味道,它温润而醇厚,宛如带着岁月的记忆,深藏于繁华城市的熙攘间,交织在非遗瑰宝的巧思间……
在感受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若能品尝一顿非遗孔府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孔府菜的烹饪技艺体现了儒家文化的精髓,秉承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观念,凝聚着儒家文化特色和底蕴,在中国所有菜系中,是最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质的美食文化中的瑰宝,更是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独特魅力可见一斑。
图片
孔府菜体验活动
每当黄昏降临,济宁的老街便弥漫着一种诱人的香气,那是甏肉与米饭完美结合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甏肉,以其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口感著称,经过长时间的慢炖,肉质酥烂,汤汁浓郁,每一口都仿佛能品尝到岁月沉淀的味道。热气腾腾中饱含着济宁人特有的厚道爽快与热情好客,还有这座城市一贯融南汇北的运河情怀。
济宁夹饼以其重油重酱口味闻名,是济宁人早餐的首选。在圆形的烧饼中,可以加入各种油炸或铁板煎炒的美食,再淋上精心调制的酱料,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美味口感让人一吃难忘,唇齿留香,仿佛一座城的烟火气都浸透在了这口饼中。
在济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光阴中沉淀下的文化与技艺薪火相传,真正诠释了“天工开物”的东方美学。
图片
楷木雕刻
济宁不仅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大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楷木雕刻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楷雕的原材料源于曲阜孔林的楷木,已由原来的“寿杖”、“如意”几个品种发展为孔子像、各种人物、花鸟走兽造型和文具等近百个品种,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已成为一种尊贵、高雅、吉祥、和谐的象征。
嘉祥的石头,经过匠人的巧手,变成了生动而富有内涵的艺术品,展现出独特魅力。从浮雕到圆雕,从平刀块面到圆刀细琢,每一刀、每一刻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具有典型的中国北派石雕艺术风格,同样也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来源:济宁日报

编辑:冯雯雯

审核:刘晶、谷雨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