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4月在公开市场继续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投放中长期流动性,同时,4月未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4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业务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1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其中,3个月(91天)期限7000亿元,6个月(182天)期限5000亿元。
4月,央行连续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投放中长期流动性。4月25日,央行开展6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期限为1年期,由于本月有1000亿元MLF到期,此次操作实现净投放5000亿元。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央行在2024年10月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回购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
2024年10月到2025年4月,央行分别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投放了5000亿元、8000亿元、1.4万亿元、1.7万亿元、1.4万亿元、8000亿元和1.2万亿元。
同时,央行连续4个月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央行4月30日公告称,202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未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1月10日,央行称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