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拓图、掐丝、点蓝、封层……4月29日,迎“五一”金丝珐琅百人培训暨非遗优秀作品展览展示活动在太原日报社举行,太原市工艺美术大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丝珐琅画技艺传承人庄秋燕现场授课,太原日报社120余名员工参加活动。
金丝珐琅画又名景泰蓝画。公元12世纪,掐丝珐琅器传入我国,后经明、清两代发展,衍生出多种工艺。金丝珐琅画是在掐丝珐琅技艺基础上延伸而来,通过在装饰物表层用金、银等金属丝线掐出不同图案,再用纯天然釉料进行点蓝,最后封层处理,画面呈现水晶清透质感,作品集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于一身。该技艺在太原市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被列为重要项目。
庄秋燕致力于金丝珐琅画技艺传承和推广十余年,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文化展览和交流活动等,为推动技艺创新发展和扩大影响作出积极贡献。活动中,庄秋燕介绍了技艺特点和具体制作方法,大家用金丝勾画出轮廓,用釉沙点蓝着色,每一次掐丝、每一次点蓝都仿佛在与古老的珐琅技艺隔空对话。最终,“繁花似锦”“节节高升”“平安喜乐”“柿柿如意”等一幅幅海棠花玻璃茶台作品从指间诞生,让大家充分感受到非遗的魅力。(白 伟)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