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贵州台江五彩姊妹饭:各民族共酿的千年信约

【千年古俗的春天邀约】

当清水江的晨雾漫过梯田,苗家阿妹的银饰叮铃声便敲开了春天的大门。她们三三两两,相约穿梭于云雾缭绕的山峦之间。在露水未晞的清晨,采撷木叶的墨色、姊妹花的金黄、红蓝草的绛紫,再用山泉淘洗,与雪白糯米相拥,蒸成五彩糯香。黑糯藏深念,黄糯酿丰年,紫糯绣期许,红糯燃痴心,白糯凝清欢。这穿越千年的五色糯香,是苗族先民在迁徙途中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晶。

【迁徙史诗中的团结印记】

忆往昔,苗族先民迁徙的牛角号声,在今日已化作民族团结进步的进行曲。史料记载,苗族先民迁徙至清水江畔时,与当地土家族、仡佬族等各民族互授水稻种植、渔猎、吊脚楼等技艺,各民族之间在生产、生活、教育、婚姻、文化等方面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这种来到即为客,与客为邻,共生共融,刻在糯米香里的守望相助,承载着跨越时空的团结印记,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载体。

【舌尖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揭开木甑子的刹那,蒸腾的不仅是植物染的芬芳,更是各族文化的交融之味。五彩姊妹饭、酸汤鱼、腊肉、白宰鸡、折耳根、米酒等,再配上高山流水的舞曲,各民族饮食文化在长桌宴上相映生辉。那些藏在糯饭里的信物,早已超越儿女情长:一双红筷子串起各族联姻的佳话,两个竹钩形成各民族心连心的新符号,松针信笺传递着各族非遗传承人的守望,各种美食串珠成链,全面展示了台江人民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动实践的新画卷。

五彩姊妹饭里的情意信约:

1.一双筷子或红花瓣:寓意成双成对,男青年便可以寻找一个合适的时间来迎娶心爱的姑娘;

2.两个竹钩:意味着双方心连心终身相伴不分离;

3.芭蕉叶包着松针叶:姑娘希望男青年给她买针线和丝绸给她绣花;

4.放辣椒或大蒜:暗示姑娘不喜欢男青年,希望以后不要再来往了,各自去寻找自己的心上人。

5.挂只活鸭:则希望男青年们来年赠送一头猪来宰给大家再度联欢。

来源 台江县民宗局

编辑 张晓芬

二审 姜学维

三审 张 强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