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勒流:一座“产城共舞”的现代水都正加速崛起丨“环两江”看顺德⑤

编者按:当前,佛山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环两江”先行区建设。顺德区龙江被纳入核心区,勒流、乐从、杏坛纳入协同区,正以创新举措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环两江’看顺德”系列报道将聚焦相关镇街产业升级、文旅融合等领域,通过对话镇街主官,倾听企业、市民心声,全景呈现顺德的担当与活力。即日起,跟随笔触与镜头,共探“环两江”蓝图下的顺德奋进的足迹。

五月,忙碌的身影、奋斗的场景,在勒流的城乡之间铺开。河道里,抓紧备战的龙舟健儿踩着鼓点破浪前行;厂房中,在AI生产线上运转的家电产品即将销往海外;工地上,城央公园等一项项民生工程正有序推进。

时代的大潮在顺德水道的两岸激荡。勒流,这座因水得名的小镇,始终秉持勇立潮头、自强不息的独特气质,如今又因优良的水之禀赋迎来全新的发展契机。乘着佛山市建设“环两江”先行区的东风,勒流正以活力之桨为笔,在滚滚的时代浪潮中书写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勒流顺德水道南岸稔海段美岸示范项目以及菊花湾大桥。

“这是市委、市政府赋予勒流的新定位、新使命,为勒流推动产业升级、城市提质、文旅融合指明了前进方向。”近日,勒流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崇曦在接受顺德融媒采访时指出,勒流将充分发挥制造业基础和滨水生态优势,结合本土非遗发展“水经济”,增强人才吸引力和区域竞争力,实现从传统工业镇向产城人融合示范镇的华丽转身。

勒流的“禀赋”与“抓手”

顺德水道与甘竹溪在勒流北部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河岸的滨水绿道与菊花湾农业园新建的玻璃幕墙隔水相望,从勒流港出发的货轮劈开河面激起朵朵浪花。

身为“环两江”先行区协同区重要成员的勒流,地处三江交汇处,也在粤港澳大湾区西岸经济带的黄金节点,战略意义重大、区位优势明显。90.78平方公里的土地内纵横交错着116条河涌和星罗棋布的鱼塘,生态基底良好,为勒流发展滨水经济、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提供了天然优势。

在历史的机遇面前,勒流想在“环两江”产业带、生态带和城市带的建设中承担协同发展的重要角色,勒流的底气从何而来?

顺德水道北岸的菊花湾现代农业园。

答案是勒流深厚的产业基础。作为工业重镇,勒流已构建起以小家电、机械装备、家居五金、照明灯具为四大支柱产业的工业经济格局,智能制造与品质制造齐头并进,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加强,规模化产业集群加速形成,“中国家居五金之都”“国际标准化名镇”“中国滑轨产业基地”等区域经济名片愈加响亮。

来看一组数据,勒流目前拥有主板上市企业2家、规上企业444家、高新技术企业463家,并引入了清华大学产学研联络站、产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季华实验室勒流服务站等多个科创资源。这足见勒流支柱产业集聚度高、产业链条完整的同时,又拥有较强的产业韧性和转型升级潜力。

与此同时,由于地处顺德地理中心,勒流毗邻七个镇街,交通路网四通八达,快速接驳区内各镇街及广佛江中等地,未来随着港口路改造工程的完工,将进一步融入广佛都市圈。而在文化软实力上,勒流拥有11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享有“翰墨勒流”“厨出凤城,味在勒流”等美誉,为文旅发展提供良好载体。

勒流街道龙洲路“总部经济走廊”聚力成势。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同样需要清晰认识到勒流的不足,以及在协同区建设中面临的多重瓶颈制约。”在王崇曦看来,勒流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亟待提速,城市功能配套有待完善,滨水空间的规划开发和价值挖掘还不够等问题,是勒流在城市发展创新要素中存在的短板。

因此,勒流唯有在产业转型、城市提质、生态赋能、区域协同等方面系统施策、精准发力,加快突破发展瓶颈,方能真正将“环两江”先行区的发展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勒流的“经脉”与“气质”

沿着顺德支流步入西丫片区,一眼看去皆是平整的大道以及赏心悦目的墙绘,小桥流水、绿树红花,曾经臭气熏天的破旧厂房、废品收购站正经历一场“爆改”,成为独具勒流特色的“西丫渡”滨水休闲新空间。

西丫片区不仅见证了勒流从传统工业到现代化产业的发展历程,更是勒流协调好产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生动案例。

在这一对关系中,如果将深厚的产业基础比喻为勒流的内在经脉,那丰富的文旅资源无疑是勒流这座城市的外在气质。多年来,勒流坚持内外兼修,实现两者有机结合。

勒北村盛放的木棉花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首先在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勒流形成了系统的工作思路和针对性的部署。依托龙洲路和港口路两大交通动脉,勒流以招商引领力促产业升级,加速推进新宝、富华、盈峰、炬森、俊朗、桦桦数控等一批工业项目落地建设,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圈”。

以“厨电产业联盟”推动小家电、五金、照明产业跨界融合,勒流整合了清华大学产学研联络站、产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季华实验室勒流服务站等科创资源,重点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行业冠军,精准扶持9家拟上市企业,构建“政策+平台+服务”的全方位企业培育体系。

王崇曦介绍,勒流还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智慧渔业示范基地建设,做亮做响加州鲈、鳗鱼等特色水产品牌,延伸精深加工产业链;推进菊花湾现代农业园扩建,建设集科研、生产、观光于一体的蝴蝶兰产业高地,打造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勒流江义利用加州鲈养殖优势打造加州鲈产业文化节。

而在推动文旅产业跃升方面,勒流充分发挥“岭南水乡”特色优势,重点推动“水韵凤城”乡村振兴示范片向西南延伸建设,加快完成西丫壹号码头项目开发建设,串联起黄连先锋食品厂、黄连丝厂、江义花野公园以及聚福大厦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文创、餐饮、民宿等消费新业态。

利用好出彩、出圈的乡村文化优势,勒流打出漂亮的组合拳:整合勒北文塔、木棉及桑园围等历史资源,推出“美食+文化+生态”精品旅游线路;持续办好黄连艺术节、加州鲈文化节、连杜生菜会、龙眼点睛等特色活动,形成独具魅力的水乡文旅品牌体系。

通过项目谋划“系统推”和典型引路“示范带”,勒流正以产业培育与文旅融合双轮驱动引领新发展,为“环两江”先行区建设贡献勒流力量。

勒流”龙眼点睛“系列活动吸引广大市民游客前来感受龙舟文化。

勒流的“匠心”与“雄心”

无论发展制造业还是文旅产业,都需要一流的城市规划和营商环境。

而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好的规划就是满足每个人对这座城市的爱和梦想。

继去年12月出让首宗商住地块后,短短半年内又顺利出让第二宗34.5亩商住地块;城央生活区东拓片配套路网在2月份动工,标志着东拓片从“蓝图”转变为“施工图”;约195亩的城央景观公园将打造约4.4万平方米的水体面积,项目已完成水体大致轮廓开挖……从近年来一连串的市政工程,便可管窥勒流对城市品质的独具匠心。

勒流龙洲路快速化政和路节点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

构建城市新格局、增强城市向心力,勒流开始在重点交通基础设施上发力。如今,龙洲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的政和路节点、大晚桥节点全面通车,港口路节点(江村立交)的软基处理施工完成85%。此外,包括中部产业园联结片路网、东域华南环境科技城路网以及新明路、勒良路、龙冲路等一批疏通“毛细血管”项目的“进度条”不断刷新,今年具备通车条件。

在民生服务上也有新升级,勒流去年完成“5+2”中小学教育集团组建后,今年启动“育贤”“童梦”两大学前教育集团建设,形成覆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职教育”的全链条集团化办学模式。医养上,勒流医院改造提升,勒流医养中心和勒北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全面投入运营。消费上,新引进信大悦购百货,聚福大厦正密锣紧鼓建设中,建成后将与周边串联成核心小商圈,填补中心城区商业氛围薄弱的短板。

勒流滨水接力跑活动中,市民游客用脚步丈量勒流美好的城市环境。

下阶段,勒流将以西丫片区为核心引擎,联动勒北、东风等区域协同发展,以点带面推动精铸一个品质示范区、打造一段核心示范带、构筑一条复合型走廊、形成一体化多样风貌、创建一线景观道路的“五个一”品质提升工程。

建设一座“以水为脉、产城共舞”的现代水都,是勒流清晰的城市规划目标。“目标在前,我们将持续写好大湾区独有的发展叙事——既有智能制造的精密脉搏,也有古屋下的烟火人间,更在每一寸碧道、每一处码头中,延续着岭南水乡的文化基因,最终绘就成一幅‘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现代化镇域样板。”王崇曦设想道。

潮涌珠江,浪激湾区,雄心满怀的勒流,已挥毫谱写下一程的壮阔波澜。

文/顺德融媒记者王阳奕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