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在音符里听见了家乡和未来:沈阳音乐学院举办钢琴音乐会奏响文化强音

东北新闻网、北斗融媒讯 4月22日,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内掌声如潮,千余名观众与周边社区居民共同见证了一场以“新时代中国钢琴作品”为主题的艺术盛宴。周婷婷教授携16名学生以14首原创及改编作品,将民族音乐基因注入国际化的钢琴语汇,铺陈出一幅跨越山河、贯通古今的华夏音乐长卷,向世界讲述动人的中国故事,引发观众强烈共鸣。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仍沉浸在震撼中,有白发老者紧握节目单感慨:“琴声一响,我眼前都是我们走过的峥嵘岁月,都是祖国的美好河山。”

音乐会以周婷婷教授与冯源教授共同改编的独奏曲《守望》拉开序幕,深沉旋律甫一结束,雷鸣般的掌声便响彻全场。随后,《努玛阿美》以跳跃节奏勾勒云南哈尼梯田的水波潋滟,《中国之梦》用恢弘和弦谱写大国崛起的交响诗篇,经典改编曲《我的祖国》更引发全场观众自发起立合唱,琴声与歌声交融成澎湃的情感浪潮。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贯穿整个独奏篇章,既有对少数民族音乐基因的现代解码,亦包含红色经典的时代重构。

当演奏转入四手联弹单元,《小河淌水》的婉转情思、《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热烈奔放与《沂蒙山小调幻想曲》的豪迈气韵,通过声部的错落对话焕发新生。双钢琴篇章中,《浏阳河》以镜像触键描摹波光粼粼的江南水韵,《山河颂》借密集节奏筑起层峦叠嶂的音响奇观,《茉莉花》则在卡农式追逐中绽放出江南韵致的当代风姿。周婷婷与冯源联袂呈现的双钢琴作品将现场推向高潮:改编版《在希望的田野上》流淌着改革开放的憧憬,《川剧集锦》以铿锵和弦解构高腔锣鼓节奏,音色明暗切换宛若“音符在琴键上变脸”,引得观众惊叹连连。

音乐会的创新火花在多人联弹中迸发极致能量。六位演奏者以《翻身的日子》构建钢琴“声部矩阵”,陕北秧歌的欢腾节奏与爵士即兴碰撞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火花。终曲《我的祖国》以八手联弹的磅礴编排重塑经典,四位演奏者指尖流淌的交响化旋律层层升腾,全场观众热泪盈眶齐声高歌,经久不息的掌声与璀璨灯光共同定格了这个震撼瞬间。

“这些作品不是简单的民歌移植,而是用钢琴实现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周婷婷在谢幕时动情阐释创作理念。观众李先生表示:“我们不仅听见了记忆中的乡音,更触摸到了中国钢琴艺术的未来脉搏。”这场音乐会既是对中华文化基因的深度挖掘,亦是以世界语言传递中国精神的创新实践,展现了当代中国音乐人在文化传承与国际表达之间的探索与突破,为世界音乐版图注入更加鲜明的中国气象。

当终曲《我的祖国》以八手联弹的磅礴气势席卷全场时,观众自发起立合唱的声浪响彻音乐厅穹顶。“琴键上流淌的不只是旋律,更是一代人的文化自信。”周婷婷在谢幕时动情说道。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