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8日,“2025岐黄护育论坛暨护理学高质量论文交流会”在重庆中医药学院开幕,本次论坛以“传承岐黄精粹,弘扬巴渝护理”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护理学者、临床专家及高校师生逾500人齐聚一堂,共话中医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护理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学科。”重庆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赵庆华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为护理学科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无论是现代护理的精准化、智能化,还是中医护理的个性化、整体化,都需要在守正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重庆中医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勇德在致辞中表示,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是推动中医护理事业发展的关键。重庆中医药学院高度重视护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将不断加大对中医护理教育的投入力度,传承与创新并重,注重跨学科融合,积极探索融合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教育模式,推动中医护理传承创新发展。

主题分享环节,国家教育部高校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一流护理学专业负责人陈海英教授在《护教研协同,促进临床护理高质量发展》报告中表示,随着时代的变化,护理学科也迎来变革和挑战。护士队伍数量不断提升,高层次护理人才不断增加;同时,护理人员在健康全过程中,从过去单一的疾病医疗模式转变为复合医疗健康模式,并逐渐从医院走向社区、家庭、养老院等部门,角色上变为通过健康促进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生理心理健康、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再)发生。

针对这样的变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王子旭教授提出推行中医叙事护理。“每位病人都拥有独特的生活故事与经历,这些故事对他们的健康状况及疾病体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护理人员通过深入了解并运用这些故事,能够更准确地把握病人的需求,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且富有同情心的护理服务。”
王子旭表示,叙事护理与中医学中强调的“时-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异曲同工,有利于医务工作者清晰并从关注人的角度治疗心身疾病,有助于医务工作者与患者建立关联,成为陪伴他们走过疾病旅程的可信赖的伙伴,缔结护患之间的情感——道德共同体。

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重庆中医药学院首届“岐黄护育”护理知识技能竞赛颁奖仪式,重庆中医药学院附属北碚医院进行了教学查房展示活动。
此外,本次论坛还设有“巴渝中医护理实践教学与探索”“中医护理课程建设”两个分会场,专家、学者们围绕高质量护理科研、临床实践优化、护理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分享了中医护理在临床及教学中的经典运用、创新实践、优化建议等,为中医护理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重庆中医药学院护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朱峰表示,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入学科融合,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中医护理精粹,持续提升中医护理教学及实践水平,助力中医护理走向国际化、标准化。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