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零售巨头永旺的中国内地首店正经历“撤场倒计时”?
近日,“永旺广州天河城店将于6月撤场”的消息在社交平台迅速传播,引发网友热议。作为永旺内地首店,广州天河城店曾以日式百货与生鲜结合的创新模式风靡一时,却在扎根内地28年后陷入存续危机。
实际上,自2017年以来,永旺在内地新开的门店中,综合超市的占比逐年下降,其内地的业务更是连续八年陷入亏损困境。财务压力下,“关店止损”成为常态,但这种“断臂求生”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国内地首店疑似撤场
1985年,日本零售巨头永旺株式会社通过在香港成立永旺百货进入中国市场,并于两年后开设香港首家综合百货超市Jusco“吉之岛”。

1996年7月,永旺来到内地,在广州天河城开设了内地首家“吉之岛”,正式拉开了在内地零售市场的扩张序幕。2013年,永旺将旗下的“吉之岛”“佳世客”统一更名为“AEON”永旺,吉之岛天河城店也正式更名为永旺天河城店。
今年5月初,有消息称,永旺天河城店所在的B1全层即将启动焕新改造,与此同时该店也将撤场。根据永旺(香港)百货有限公司2024年报,其与广东天河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租赁协议将于2025年6月30日到期。
不过,对于传出的撤场消息,永旺天河城店多数工作人员表示并不知情。永旺客服同样表示,暂未收到正式通知,目前还在营业中。永旺方面回复记者表示,“合同双方还在沟通中,后续如有消息会官方发布”。
虽然永旺天河城店是否关闭尚未可知,但近年来其在内地市场的收缩态势十分明显。数据显示,在最近两到三年时间里,永旺每年至少关停3家门店:2023年年底,永旺关闭了深圳新城市店,该店是永旺在深圳的第一家门店;今年2月,永旺又关闭了深圳宝安中心店;而在今年5月16日,永旺在北京的最后一家店也将正式关闭;武汉市场的门店也开始逐步撤出,其位于武汉百步亭商圈的门店将于2025年5月31日结束运营,该店于2022年12月30日开业,距今不足两年半。
8年亏损7个亿
不断关店背后,是永旺超市母公司接连亏损带来的压力。根据永旺发布的2024年业绩报告,公司2024年收益为80.95亿港元,较2023年的86.93亿港元有所下降;归母净利润亏损约3.41亿港元。而2017年至2024年上半年,永旺在中国内地业务共亏损超7.37亿港元。

来源:公司2024年年报
而永旺之所以亏损,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高涨的成本。其在内地的选址策略是复制日本模式,优先在交通便利的城市核心商圈布局。这一策略在早期为永旺带来了巨大的客流量和品牌曝光度,叠加自身品牌号召力、领先的商品力和服务质量,能够增加销售金额。
但随着时间推移,核心商圈高昂的租金成本逐渐成为沉重负担。门店租金逐年上涨,而超市销售额却连年下滑,收益减少、坪效降低,企业难以充分发挥门店空间价值,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传统卖场“以空间换流量”的逻辑逐渐失效,最终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