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南农垦报】
5月8日,记者走进位于临高县的红华农场公司场部安置区项目(一期)施工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两栋现代化的住宅楼,据了解该项目已基本完工,目前在做零星工程及清洁收尾工作。这个承载着39户职工“安居梦”的民生工程,项目预计6月底全面竣工,为垦区职工交出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
“我们不仅要把房子建好,更要让职工住得舒心。”海垦(临高)垦地融合开发公司总经理侯琛一边检查公共区域的保洁情况,一边向记者介绍。他指着安置区内特意拓宽的休闲步道说:“这里将增设健身器材,满足住户的休闲娱乐需求。”

红华农场公司场部安置区项目(一期)。
这种“内外兼修”的建设理念,在施工细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记者注意到窗户采用的是双层钢化玻璃,阳台栏杆高度符合国家标准,甚至连空调外机位都预留了排水管道。“这些看似细小的设计,都是我们组织职工代表开了多次座谈会后确定的。”侯琛说,“安置房不是冷冰冰的建筑,而是要承载起39个家庭的笑声与烟火气。”
作为临高县垦地民生改善项目试点项目的重点工程,红华农场公司场部安置区项目(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6.32亩,包含两栋5层住宅楼,1#楼设计19户,2#楼设计20户,总计39套住房。
“我们通过三轮摸底调查,最终确定‘一梯四户’的板式设计,确保每户房屋都是南北通透。”侯琛带着记者参观样板间时特别提到,80平方米的户型既保留了职工钟爱的传统“前厅后卧”格局,又融入了现代化厨卫分离设计,真正实现了“小户型大生活”。
如今,走在安置区宽阔的道路上,两栋米黄色外墙的住宅楼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新栽的小叶榄仁与鸡蛋花迎风摇曳,草坪修剪得整齐利落,连角落里的消防设施都擦拭得锃亮。
据了解,在建设过程中,该项目部创新采用“样板引路”制度,每道工序施工前都必须制作实体样板,经监理、设计、职工代表三方验收合格后方可大面积展开。“你看这面墙,我们要求抹灰层垂直度误差不超过3毫米。”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王慧萍用靠尺现场演示说:“这比普通商品房标准还严苛,就是要让职工住得安心。”(本报记者 黄薇)
声明:转载或者引用本公众号新闻,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编辑 | 银盈子
责任编辑 | 伍祁榕
值班主任 | 徐薇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