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太仓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联合主办“社科学者走基层”第一期走进太仓港区,此次活动以“港产城融合发展”为主题,探讨临港先进制造业与沿江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路径,进一步提升港城的功能品质和服务配套水平。
近年来,太仓港不断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聚焦产业需求,加强载体建设,做优人才生态,实现港口经济蓬勃发展,项目引建增速、产创融合增效,开放合作增能、城市功能增强。
港口经济蓬勃发展,物流枢纽地位凸显
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港口文化底蕴,太仓港正逐步成为长三角区域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港口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太仓港不仅货物吞吐量连年增长,还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提升其物流枢纽地位。

图源:太仓发布
2024年,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完成831.8万标箱,同比增长3.5%,连续15年位居长江第一、连续7年位居江苏第一,稳居全国第8位、全球第20位。货物吞吐量完成2.89亿吨,同比增长4.9%。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太仓港不断优化的航线布局和高效的港口运营。截至目前,太仓港已基本形成以近洋直达为主、远洋中转为支撑和沿海全覆盖、长江全通达、内河全联通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航线格局,成为长江航线数量最多、密度最大、覆盖最广的港口。
此外,太仓港积极融入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提升港口运营效率。以太仓港四期码头为例,该码头融入了自动化堆场、基于5G远控岸桥、无人集卡与集装箱码头生产管理系统(TOS)和设备控制系统(ECS)等先进技术,成为省内和长江流域第一个堆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港口作业效率,还降低了运营成本。
太仓港与上海港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打造“沪苏同城”示范港。货物在两港之间进出口均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极大地提高了通关效率。此外,太仓港还推出了“陆改水”清关箱受理转运模式,成立上海港空箱中心太仓港分中心,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
产业转型升级加速,高端装备制造崛起
在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推动下,太仓港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现代物贸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太仓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太仓港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太仓港综合枢纽(多式联运)物流园区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港口的物流效率,还带动了周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此外,博马科技、伟思磊新材料等项目的竣工投产,进一步夯实了区域产业基础,为港产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能。
在项目引进建设、投产投用的过程中,港区不断优化全流程服务,确保每项工作的解决,都跑在对应时间节点的前面,帮助企业在理想时间内尽早竣工投产,抢占市场先机。
以金江电子科技项目为例,其主导产品是超高频微型毛纽扣连接器用铍铜合金丝材。批量化连续生产需确保原材料和工艺稳定,熔炼、铸造及后道压延拉丝均至关重要。港区招商中心得知高纯材料关键制备环节产能逐步放开后,迅速请示市工信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后辅导企业准备资料,与安环、审批等部门紧密沟通,优化相关认证、报批资料。
经多方支持和专家论证,最终帮助该企业解决了问题并获得批复,保障了产线完整性,为企业快速投产奠定了基础。该项目已于2月初正式投产运营,目前在手订单2.5亿元,预计全年销售额达5亿元。

图源:太仓发布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打造宜居宜业环境
随着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太仓港的城市功能也日益完善。加快新建港区医院内装修、打造长江文化对外交流文化公园、开放五洋·滨江市集、签约城市牧场项目......近年来,港区在完善区域功能方面持续发力,不断优化医疗、文娱等软配套资源,提升港城品质和吸引力,着力打造兼具幸福感和获得感的人才发展环境。
健全完善“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的集疏运体系,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建成通车,以疏港高速、G346等为主体的高快速路网体系不断健全,总投资超40亿元的龙江路快速化工程等加快建设,太仓港南疏港高速、太仓港通航机场加快推进。
同时,太仓港大力开展城市更新,加快7.92平方公里中心区建设,完善学校、医院、高端酒店、商业综合体等功能配套,建成“展、贸、销”一体的苏州全球特色商品展销中心,打造长江以南首个集中供热区域。积极发展港口游、工业游,实施斯凯奇、之宝等工旅融合项目。

图源:太仓港区
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环境,太仓港区持续优化人才居住环境。其中,苏州临港智地新建人才社区项目,是太仓已建和在建人才社区中,投资最大、建筑面积最大、公寓套数最多的项目,总户数超1400套,建成后将集居住、体育休闲、商业等功能于一体,为入住人才提供更加精准、更有温度、更加集成的服务,满足人才在生活居住、创新创业、社会交流、文化消费等方面的多元需求。
文/崔欣
资料来源:苏州日报、太仓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