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 中访网
作者 | 一杭工作室
五月中旬的哈尔滨仍透着丝丝凉意,而松花江畔的一场政企会面却涌动着破局的热潮。
5月15日,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梁惠玲在哈尔滨会见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一行,被外界解读为一场“经济承压下的互相救赎”。在黑龙江省工业增长亟需破局的当下,承载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梦想的吉利,能否带领黑龙江工业按下加速键?
1
一场直指产业发展的会面
会面现场的交流细节,暗藏着黑龙江工业突围的关键密码。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梁惠玲在会面中直言发展需求:“希望吉利控股集团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深化与黑龙江省的汽车整车制造合作,做强做大沃尔沃大庆生产基地,推动汽车产业增产扩量、提质增效,取得更多合作成果、共同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这番表述暗含深意——在该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尚不稳固的背景下,黑龙江期待的不仅是产能提升,更希望借吉利之力构建一条汽车产业的完整产业链,让汽车产业能成长为拉动工业增长的新引擎。
李书福的回应则勾勒出吉利的“寒地战略”蓝图。他表示:“希望双方深化务实合作,加强大庆沃尔沃汽车发展,研究探讨醇氢电动汽车在寒地推广应用,开展绿色甲醇生产、甲醇燃料加注体系建设等方面合作,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
经济承压下的“双向奔赴”
在后续接受媒体采访时,李书福更是毫不掩饰黑龙江在吉利甲醇汽车全国版图中的战略地位。
李书福表示:“在黑龙江要做的事情很多,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尽最大可能把醇氢电动的使用环境营造起来”。谈及黑龙江营造醇氢电动汽车生态的进展时,他表示:“甲醇的加注站要建起来,甲醇能源的来源渠道稳定性要建设起来,还要把用户的使用习惯培养起来。”
这也说明,对黑龙江而言,吉利是撬动产业转型的“杠杆”,是扭转工业低迷、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对吉利而言,黑龙江的地缘与资源优势同样不可替代,是抢占寒地市场、构建技术壁垒的关键布局。这早已不是简单的政企合作,而是一场双向赋能的战略共振。

实际上,这场会面并非突然启程,在这场会面之前,双方早已埋下深远的合作伏笔。
2023年7月,吉利集团与黑龙江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甲醇动力为主,力争将黑龙江省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甲醇商用车制造和推广应用基地;2024年8月,东北地区首批醇氢新能源专用车在吉利远程醇氢生态大庆工厂正式下线,标志着大庆成为东北地区首个醇氢新能源专用车生产制造基地。
3
吉利给黑龙江工业发展带来新希望?
如今,黑龙江省的工业版图上既有新引擎启动的轰鸣,也夹杂着传统产业转型的压力。2024年,黑龙江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7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2%,低于全国水平1.8个百分点。
据黑龙江省统计局数据,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不理想的关键在于第二产业的下滑。2024年该省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147.3亿元,同比下降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1%,表现低迷。
这份压力背后是多重矛盾的叠加。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梁惠玲提到:2024年该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尚不稳固,消费需求不足,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占比不高,部分企业经营发展困难,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偏弱,转方式调结构仍需持续加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吉利控股集团的合作无疑为黑龙江省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站在东北振兴的全局视角,这场合作的价值在于探索出一条“传统工业基地 + 民营科技巨头”的协同转型路径。当汽车产业的“引擎”在黑土地上加速轰鸣,它带动的不仅是产值数字的增长,更是整个工业体系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 的范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