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作背景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战国时期,列国争雄,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大批迁徙伤亡。而当时既无国籍制度,也无移民限制,百姓可以随意地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乐土。哪一个国家比较安定、富强、和乐就迁到那个国家为臣民。而一个国家人民的多少也是一个国家足稳定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因此,各个诸供为称雄,都希望自己的国家人口增多。梁惠王也不例外。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贤者数人其中就有孟子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二人一见面,梁惠王就想得到“以利吾国”的良策,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对,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为对,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的不同结果: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二、字词句
一、虚词的意义用法: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 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于:对于,介词。 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则:就,便。副词 其:那里,代词。指河内。 于1:到,介词,引进作为的对象。 其:那里,代词。指河东。 于2:到,介词,引进作为的对象。)
3、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1:结构助词,的。 之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两个“之”:结构助词,的。)
5、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以:用、拿。介词)
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之:衬字,在动词后,没有实在的意义。) (而:表修饰,作状语,表一种伴随的状态。)
7、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两个“而”:表示顺承关系)
8、以五十 步笑百步,则何如?” (以:用、拿。介词 则:那。连词 何如:怎么样,行不行。副词。)
9、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耳:罢了。副词)
10、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则:那,就。连词 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于:比,介词 )
11、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以:按照,依照。介词)
1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第一个“之”是:的,助词。 第二个“之”:指那五亩的宅地。即把桑树种在那五亩的宅地上。)
14、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之:的,助词。(译:鸡、猪、狗的畜养);也有个别书认为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5、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两个“之”都是:的,助词。)
1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之1:可以译为“的”。 之2:他们。指代学生。) ( 之3:的,助词。 于:介词,在。)
17、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之: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标志。即“未有之也”)
1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两个“而”都有“然而,却”的意思,表转折。连词。)
19、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则:便,就。连词)
20、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于:跟,和。介词。 而:顺承。表承接关系,连接前后两个动作。)
2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之:助词,的。 焉:句末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
二、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也,语气助词,表判断。)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者,……也”,表判断。)
3、非我也,岁也。 (也,语气助词,表判断。)
(二)省略句
1、(寡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省略了主语“寡人”)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弃甲曳兵而走 (省略了主语“士兵”)
3、(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省略了主语“梁惠王”)
4、(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省略了主语“孟子”)
(三)介宾结构作状后置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于邻国多: 介宾结构作状后置 于:比。 即比邻国多。)
2、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申之:介宾结构作状后置 以:用 )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于道路负戴: 介宾结构作状后置 于:在 )
(四)宾语前置句 未之有也 (即“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四、重点句子翻译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译: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译: 3、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译: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译: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 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 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译: 8、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译: 9、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译: 10、(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译:
三、结构与主题
结构提纲:
一(1):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二(2~4):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比喻论证)(以打仗为例,引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问题,让梁惠王回答。当梁惠王做出正确回答后,孟子顺势亮明自己的观点:“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三(5~7):孟子阐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5)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排比)(运用排比句,指出从“农”、“鱼”、“林”三个方面达到使人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的地步就是“王道之始”。
(6)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7)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主题思想:孟子一生在宣扬的学说中包含两个重点即王道论和性善论。本篇谈的是王道论,其虽然通过他与梁惠王阐述了一个以五十步笑百步的道理,其本质上还是在讨论王道,阐述了行王道者得天下的道理。
四、艺术手法
善用比喻是文章的突出特点。孟子批评梁惠王治国不尽心是很尖锐的,但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通过一个寓言故事说理,既缓和了气氛,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又达到了目的。气势充沛是文章的又一特色,在第三部分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五、重难点
六、板书设计
七、背诵默写
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