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常识

四面荷花三面柳的下一句(在济南刘凤诰写出了闻名天下的对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即便是没到过泉城济南的人们,提起这副对联也不会陌生。这副名联仅用14个字就准确地概括出了荷花柳树的婀娜多姿和济南湖山掩映的独特风光,被称为济南的市联。




关于这副对联,各位泉粉还有多少了解?是否知晓由谁创作,又在哪创作的?


说到这,泉崽不得不提大明湖畔的小沧浪亭。这座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的亭式建筑,因按照苏州沧浪亭的风格而建,但规模小于沧浪亭,而名为“小沧浪亭”。



小沧浪亭依湖而建,三面荷塘,四面柳浪,采用借景手法,将湖光山色与院内错落有致的亭台楼榭连为一体,设计风格匠心独到。亭高约8米,16柱,红柱黛瓦,双檐八角,圆攒尖,亭周围有绿柳和白玉兰树点缀,整个亭子高大玲珑,造型灵秀,亭内亭外画栋雕梁,古韵泛香。亭子双檐上下16个翘脊,使整座亭子似乎要振翅欲飞。



这么别致的景色,自然吸引着众多文人骚客前来乘凉赏荷,饮酒赋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绝句。其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副名联就产生于此。



清朝嘉庆年间,山东提督学政刘凤诰和山东巡抚铁保同在济南为官,两人的关系亦师亦友,后来刘凤诰调任浙江学政,铁保就在小沧浪亭与他诗酒话别,当时正值荷花飘香的七月,刘凤诰沉醉在如画一般的景色中,吟出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副对联。



关于刘凤诰

据《清史列传》卷二十八载,刘凤诰,字丞牧,号金门,江西萍乡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探花,历官吏部右侍郎。嘉庆六年九月至嘉庆九年九月曾以太常寺卿、兵部侍郎等任山东学政。

刘凤诰“少颖异……观书十行俱下,日试万言可倚马待”,而且受名师栽培。28岁考中一甲进士第三名探花。乾隆五十五年(1790),新科编修刘凤诰为乾隆恭撰八十大寿颂词,乾隆一见倾心,赞不绝口。

在山东任学政期间,刘凤诰忙于公务之余,除了写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副名联外,还写有很多佳作,他以自己对济南的钟爱,写过济南的弯月,济南的城头,济南的迷蒙,济南的梢柳,济南的荷花,济南的扁舟,济南的雨雪风,济南的春秋冬……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细细品味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的人文美。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